Home > Blog > 关于文字

关于文字

April 1st, 2010

  应该没有记错,是在1997年11月29日晚,我独自一个人站在阳台上听树木落叶,吹着深秋里渐冷的夜风,内心闷骚一两个小时侯,会房间写了有生以来第一篇不属于学校教师要求的“作文”。
  仿佛一夜长大,开辟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之后就开始断断续续写乱七八糟的文字,渐渐习惯用某一类型的稿纸,用某一种类的水笔……简直有点偏执到迷信的程度,巅峰期是在99年末至01年中,非某种牌子的稿纸和水笔,否则大脑一片空白,写不出一个字眼。
  那时候生活很规律:18:00之前吃完晚饭;18:00~18:30看电视,主要是新闻;18:30~20:00学习时间,据说学习的内容包括了语数外理化生……;20:00~21:00沿着河边的林荫夜道散布;21:00~23:00写字;23:00~23:30在透明的封闭的阳台,坐在破旧不堪的沙发上喝咖啡、听电台、望夜空……;23:30~00:30继续写字;接下来是睡觉,早七点起床上学。貌似不错的生活,实质上那是在高考前半年——我在自杀。
  跑题了。
  后来因为稿件有销路了,但是需要输入电脑变成电子版——苦了二指禅的我了。还好拐了个小姑娘做助手,总能哄她帮我整理稿件。就是我在04年12月24日晚上捡回家的那个孩子,不过04年时她即将去到东京。此外,掰指头算来曾帮我整理过稿件的还有许敏忆(据说全校打字最快,这种优质劳力怎可放过)、牛方远以及一位不相识据说后来主动要求和牛方远、许敏忆一起帮我整理稿件的电脑助教,在此一并感谢了。那时的想法是:自己有台电脑,慢慢加快打字速度,一定会好很多。就不至于为了做一个图书合集的样本,掏钱请朋友们去网吧打字,那时网吧贵啊,一周花了一千左右。
  01年下半年买了电脑,兴致勃勃把自己所有文稿弄成电子版,还包括瞎弄着玩的搞笑长篇以及喜欢的几篇冷僻的译文。
  可是,发现自己不是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有感觉写东西的。所以,往往,我端坐在电脑前时,大脑里全是浆糊;等到灵光闪耀文思尿崩时又往往不知道在哪个旮旯,原始社会接触不到电脑。然后开始考虑手提电脑,心想,有了那武器,应该可以随时随地了吧。
  等到真买了手提电脑,嘿嘿,也还得满世界找插座啊,那一两个小时的电池续航能力,还不够我开小差听音乐的。后来换了Toshiba的PR-100,又买了两块原装大电板,总算凑满了12小时使用时间。
  然后觉得,还不满意:要是有网络多好啊,我可以直接发表了,也可以在写的时候随时查阅资料。从台式机买了调制解调器拨号上网,然后开始日复一日诅咒该死的网速,羡慕别人的ISDN一线通。等我改善网速时,一线通已经过时,直接升级到了集团宽带接入或者ADSL。人心始终是不足的,我还是嫌它跟台式机一样,固定地点不方便,于是在乡下老家都布上了WIFI无线网络,移动的GPRS和联通的CDMA,更是民用公测版的首批用户,看着它们在希望与失望、唾骂与诅咒中成长,感慨万分啊。晕了,又跑题了。
  总之,小结一下就是,拿了方便的手提电脑外加便利的上网方式,还是不满意写作环境。理由是:敲击键盘太机械化了,没有书写的快感,自然没有码字的欲望。
  接下来进化到PDA。手写识别,直接存为电子文本。不满总是相伴相随:识别率太低,一个字要写好几遍,它还愣是认不出来——这怎么可能不打断思路呢!随着时间的推移,识别率越来越高——人总是贱的,我嫌它不是成句成句连着写,一个字一个字那叫羊拉屎,没有一些千里毫不停留的顺畅感,怎么写都是干涩的。最近的PDA都能连笔输入了,但是——我又要但是了——我闻不到纸页与油墨的香气,要知道那是能激发我写作欲望的呀!于是PDA们皆呕血三升一命呜呼。
  正如书非借不能读,我想写字的原理也相通,越是计较周边辅助环境的好坏优劣,就越走进了一个误区,没办法得到满意的结果。也许到最后返璞归真,才发现最原始、最基础的才是最适合的。
  前两天去文具店买了两本旧式稿纸。当然它们现在还在我书桌上埋头大睡。跟某些睡得死沉死沉却在醒来后还要担心考试的家伙一样。
  是为记。



Oct. 28th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