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Blog > 机场补记:关于昆曲

机场补记:关于昆曲

January 15th, 2019

        上周刚受师长委托,应承了些“文化”的工作。含糊说,大致是与“昆曲”并称类似的事务。
        前天晚上飞南昌,落地出航站楼,不经意间却被通道走廊里一面墙上的宣传广告吸引了。因为概念里以“昆曲”为卖点宣传的,这么些年只在苏州昆山及上海见过。好奇之下草草拍了张相片以留念。
        然而在江西看到昆曲的宣传却一点都没有让我意外。〇八年时,我给一家台湾杂志写专栏时,就有一期专程查阅、学习、初探了昆曲,尤其以《牡丹亭》为代表的一脉与江西的渊源。这两天东翻西找,终于寻了过来。
 
 

篇一
        提起《牡丹亭》,又必然会谈及汤显祖。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是世界戏剧史上的双子星座。汤显祖的代表作是《牡丹亭》,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是《罗密欧与朱丽叶》。他们一个在东方,一个在西方,在几乎相同的年代,写出了情节惊人相似的剧本。而主题都是「爱情战胜死亡」。这不能不说是文学史上的一种巧合、一个奇迹。
        汤显祖的「玉茗堂四梦」之一《牡丹亭》,完成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但是,关于它的写作地点,长久以来鲜为人知。
汤显祖为江西临川人,其纪念馆、亭之类现今在临川依然游人络绎不绝;但《牡丹亭》采用昆曲演唱,昆山是昆曲的故乡,今有昆山学者陈兆弘先生予以研究考证,《牡丹亭》极有可能成于昆山。陈在翻阅昆山地方志时,找到一条记载:
        「太史第。太仆寺卿徐应聘所居,在片玉坊,有拂石轩。注:应聘与汤显祖同万历癸未科,显祖客拂石轩中作《牡丹亭》传奇。」(《昆新两县绩修合志》卷十三)
        片玉坊即现在老城区正阳桥北堍的南街。坊内的徐氏住宅太史第、拂石轩均已不存。上摘一条记载是迄今为止所能见到的关于《牡丹亭》写作地点的唯一史料。
        史料中提到汤、徐二人「同万历癸未科」,是有案可稽的。《明清进士题名碑录》载:万历十一年(1583)癸未科,江西临川汤显祖考中第三甲第二百一十一名,直隶昆山徐应聘第三甲第二百一十二名,两人的名次排在一起。之后他们各授官职,但因仕途坎坷,都曾落职。徐应聘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弃官回籍,家居十余年;而汤显祖在万历二十六年(1598)被劾离职,离京还乡。从时间上看,两人有可能在昆山会见。相同的遭遇,使他们更为接近。据记载,徐应聘是一位戏曲爱好者,从旨趣上讲也可能成为汤显祖的知音,所以留汤在自己宅中写作,也是情理中的事情。
        说到这里,要提到另一个人:张大复(1554-?),号元长,昆山人,著名作家,他也居住在片玉坊内。此人与汤、徐都有交往,汤显祖极口称赞他的文章。在他所著的《梅花草堂笔谈》里,有一些记载可以拿来印证。例如:张大复听了《牡丹亭》曲子,觉得句子深奥难懂,就询问汤显祖,「汤先生自言,此案头之书」。汤显祖认为他的剧本适合阅读,而不大适于演出,强调了自己作品的文学欣赏价值。又如:写到汤显祖的《牡丹亭》本子刚写毕,立即被昆山演员拿去「朝歌夜舞」,男的是梨园弟子玉云生,女的是歌妓叶翠竹,大概由他俩扮演主角柳梦梅和杜丽娘。那时张大复已双目失明,听曲、谈曲的事情可能发生在昆山。
        再有,张大复写到昆山俞二娘年十七,酷爱读《牡丹亭》,断肠而死。汤显祖作诗《寄张元长吊余二姑二绝句》(题目又作《哭娄江女子二首》),内有「如何伤此曲,偏只在娄江」之句。娄江就是昆山,这就点明了昆山是《牡丹亭》的诞生之地,又是《牡丹亭》最早演出、最先流传的地方。
        县志还附有清人张潜之的一首诗:「梦影双描倩女魂,撒将红豆种情根;争传玉茗填词地,幻出三生拂石轩。」「争传」二字说明,对于汤显祖《牡丹亭》作于昆山这件事,从前很多人是知道的。
        另有一说《牡丹亭》写成于昆山宣化坊(即现今昆山新阳街)。与片玉坊一样,如今此处旧迹荡然无存,惟有街路中央数百年的老槐树依然独自伫立停留。
        国学大师梁启超说:「孤证不为定说。其无反证者姑存之,得有绩证则渐信之,遇有力之反证则弃之。」若以此为原则,《牡丹亭》成于片玉坊或宣化坊抛开不论,成于昆山几无异议。
        (附:编写此稿曾参阅陈兆弘先生有关文章。特此致谢!)

篇二
        昆曲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被誉为「百戏之祖」,它产生于昆山。
        昆山是一个富于艺事传统的地方。据记载,六朝有民歌,唐代有滑稽,宋时乡民以「伎乐」送祖,并流行「傀儡戏」,演技水平相当高超。由于历代的加工、集体的创造,元末明初已有「昆山腔」的名称。「昆山腔」还只是昆曲的雏形,尚未成熟。昆曲真正成为具有民族代表性的戏曲,要到明嘉庆中叶。经过从江西流寓到昆山、太仓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的大力改造,吸收南曲优点,糅合北曲之长,昆山腔超过了南曲的其他声腔,成为委婉细腻、流丽悠远的「水磨腔」,即昆曲。起初昆曲只限于清唱,魏良辅的传人、昆山巴城人梁辰鱼则把「水磨腔」新腔用于创作,写成一部《浣紗记》传奇,获得成功,使得昆曲由清唱走上舞台,发展成戏剧。
        昆山腔→昆曲→昆剧的演化全程在昆山完成,从此登上了民族戏曲的宝座。
        论起昆剧,永不能避而不谈《牡丹亭》。
        《牡丹亭》在思想和艺术方面都达到了其创作的最高水准。剧本推出之时,便一举超过了另一部古代爱情故事《西厢记》。据记载「《牡丹亭》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此剧在封建礼教制度森严的古代中国一经上演,就受到民众的欢迎,特别是感情受压抑妇女。有记载当时有少女读其剧作后深为感动,以至于「忿惋而死」,以及杭州有女伶演到「寻梦」一出戏时感情激动,卒于台上。杜丽娘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体现了青年男女对自由的爱情生活的追求,显示了要求个性解放的思想倾向。
        《牡丹亭》中个性解放的思想倾向影响深远,从清朝《红楼梦》中也可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