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转身离去
有那么些时候,自己和一位朋友网络日志上的文字成了某种符号性的精神寄托。每每有一段时间看到空落落毫无更新,心里怅怅然很不是滋味。我想,在这么些时候里,也许心思里真的只为这样一人而存在吧。
几年以前,在我的生活里出现过一个充满才气的小女孩。真的很喜欢她。是为她灵性的文字而钦佩,是为她早熟的情感而难过,是为她任性到决绝的性格而苦恼,是为她年纪小小如女儿般心疼她,也因为……喜欢那样一种精神恋爱的感觉。 Read more…
有那么些时候,自己和一位朋友网络日志上的文字成了某种符号性的精神寄托。每每有一段时间看到空落落毫无更新,心里怅怅然很不是滋味。我想,在这么些时候里,也许心思里真的只为这样一人而存在吧。
几年以前,在我的生活里出现过一个充满才气的小女孩。真的很喜欢她。是为她灵性的文字而钦佩,是为她早熟的情感而难过,是为她任性到决绝的性格而苦恼,是为她年纪小小如女儿般心疼她,也因为……喜欢那样一种精神恋爱的感觉。 Read more…
下午起床后听电台节目,不停地让它自动索台,遇到喜欢的旋律或是节目内容就停下,然后等这一段结束了就离开,继续循环往复地无目的性地用耳朵快速浏览。
相请不如偶遇,择日不如撞日,听电台节目也喜欢这种随机的“缘分”。不仅是这个,有时候看文字同样是这种心性。
下午电台节目听到DJ在给一本书作宣传。听到的不过是残缺的最后的三四句话,却一下子把我的记忆库调动起来。我知道,那作品是我看过的,而且曾经让我那般感动、那般伤感。
那大概还是我十六七岁时候的事情了吧。很不经意我在一本不起眼的杂志上读到一篇软科幻的译文,由浅及深我被深深吸引。很遗憾我无法细述自己的感受,就像我们一直说的,“美丽的事物 Read more…
几年前的冬天,我在东北租了一套房子住下。的确发生了不少故事,而我现在想说的,只是由此而引起的、关于我所喜欢的看电影这个话题。
记得谁的书里曾经写到:拥挤的列车厢里,人们连个立足之地都没有,于是有人就想,要是有属于自己的一小方空间供自己站立那该多好啊;有了这一小方空间的人又会想,要是有个座位那就好了……直到有了卧铺,有些人还是会想,如果这里是我的包厢,那就更好了……
这情形就像我第一次深秋时深入长白山、见到山脚山民的平房居所、木栅栏围着满是黄色向日葵土院时所起的贪念。我明白贪心不足的道理,于是尽我所能克制,终于没有绞尽脑汁去租下当地 Read more…
两年左右以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网络上看到女孩子的Blog,名字叫“玻璃女巫的小屋”,黑色、诡异的那种画面风格。然而其中几篇文字却深深吸引了我,其中之一,就是昨天贴出来的《纪念:玻璃女巫的小屋》。当然,标题我已经换过了。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词汇的组合方式让我深深着迷。
之后还试图模仿着也写一篇——不过始终觉得不满意、不像那么回事。
就像冰鱼说的,“有些转瞬即逝的痕迹来来去去,增增减减”,短短两年,身边的人物事都已经面目全非。前几天深夜里不记得是从哪儿起得头,我又搜索两年前看到的那个女孩子的Blog。原以 Read more…